304不銹鋼板 316l不銹鋼板 310s不銹鋼板 321不銹鋼板 904l不銹鋼板 2205不銹鋼板 317L不銹鋼板
雙相不銹鋼在使用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晶間腐蝕形式,其是組織晶粒邊界在特殊的腐蝕介質中受到腐蝕,從而導致晶粒間失去結合力的一種局部破壞情況,屬于敏化不銹鋼的失效形式。
關于晶間腐蝕形成機理,貧鉻理論屬于比較受廣泛認可的一種理論。含一定量鐵素體組織的雙相不銹鋼和含同樣碳量的奧氏體不銹鋼相比可以優化其耐晶間腐蝕能力。具體內容如下。
其一是鐵素體組織擴大了晶界與相界的面積,從而減小了單位面積上的碳化物沉淀量。
其次是鐵素體組織中的鉻含量遠大于奧氏體組織中的,并且鉻元素的擴散速度也快于在奧氏體中,鐵素體組織中的部分鉻盡管在相界與晶界析出鉻的碳化物時會被消耗,但也容易獲得補償,不容易生成貧鉻區。
鐵素體相的存在能夠降低在奧氏體晶界的連續沉淀物。雙相不銹鋼要有一個比較低的含鎳量與較高的含鉻量,它們均會減小碳元素的活躍度,增加鄰近基體中的鉻含量,以便增加了雙相不銹鋼的晶間腐蝕抗力。
碳化物會先沿奧氏體鐵素體相界進行析出,碳化物中的鉻含量主要是來源于鐵素體相,因為碳元素在鐵素體中的活度系數比較高,初始析出的碳化物會先耗盡鐵素體中的碳元素,然后會取出奧氏體組織中的碳元素琮壯大自己,這就會導致奧氏體相出現貧碳,使其碳含量降低到溶解度的極限值,防止了碳化物沿奧氏體晶界析出。
因為在鐵素體相中鉻元素的擴散速度要遠快于奧氏體相中,所以會導致碳化物向鐵素體相長大,也就是奧氏體鐵素體界面移向鐵素體相中,在鐵素體側是較淺的貧鉻區,而在奧氏體側則發展成為窄且深的貧鉻區。因為奧氏體組織側的貧鉻區窄且深,通過鉻元素從基體中的擴散非常容易消散,而在鐵素體碳化物界面的貧鉻區非常淺,不能夠生成晶間腐蝕。這就是雙相不銹鋼抗晶間腐蝕性能優良的原因。
【本文標簽】 雙相不銹鋼